園林綠化工程既可以算景觀建設工程,也可以看作是藝術手藝,最終讓施工區域達到美觀綠化的效果,那么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呢?又如何預防和解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苗木栽植密度過大
苗木栽植密度過大是園林工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施工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苗木在數年后隨著生長而占據更大的空間,并且可能會伴隨樹根交錯的情況,進而影響樹木對水分的吸收,而樹冠之間又可能相互遮擋,植株之間不能從土壤和陽光獲取足夠的營養,輕則生長緩慢,重則枝葉枯黃掉落,在病蟲害出現的時候,還可能會造成更大范圍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樹木的死亡。
解決方法:對樹木過密的區域間苗和修剪
苗木栽植密度過大的情況下,園林綠化工程養護要及時按計劃實施間苗和修剪,如原來2 - 3米的株行距,可從中間移走一株達到4 - 6米,以后根據生長情況再移植,有利于植株更好的成長,從而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
二、植株“水土不服”
有的園林公司對不同品種苗木的生存環境了解情況不夠,有的苗木可能并不了解當地的氣候條件,即使在園林工程完成的短期內樹木看起來成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樣可能會出現植株生長緩慢甚至死亡的情況,不僅嚴重影響了景觀效果,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解決辦法:優先規劃植株種類
施工之前首先規劃植株栽種計劃,了解好不同品種植株的特性,以確保植株成活率為前提,優化綠化景觀效果。
三、修剪施工不當
在工程中要栽植大量草本植物或木本灌木時,經常會先栽植后修剪,由于修剪后有大量的枝條需要清理,很可能會破壞植株,不僅影響植株的美觀性,還會降低植株的成活率。一些不了解植株特性的施工人員,修剪的過程中沒有考量植株的特性,很容易造成枝梢腐爛、爛根和苗木難生新根的情況,甚至導致苗木死亡。
解決辦法:嚴格執行合理的修剪方法
項目施工前,首先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制訂完善的施工標準,根據統一的設計要求規定好對植株的修剪方式,比如在修剪較粗的樹枝時,應使用分步作業法,確保施工的過程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