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的苗木主要產區都不同程度的表現出出了一下癥狀:
1、土壤流失
2、土地貧瘠寒化。
3、苗木長勢緩慢。
4、病蟲害嚴重發生
等諸多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這就要求我們苗圃經營者,必須要科學合理的管理我們的苗圃,相信我們鹽城也有不少的老苗圃也同樣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我們今天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簡要的闡述。
(一)土壤管理
存在問題:
⑴苗圃耕作層破壞,地勢降低,易積水。
許多苗木經營者只知道挖苗帶土好成活,能賣個好價錢了,卻忘了苗賣了還要還土歸田。才造成了苗圃成大坑,下雨就成塘的現象。
⑵熟化土減少,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下降。
是你挖了一年又一年,換了一層又一層,卻不知道都是從哪里弄得土,填平樹坑算完事,卻殊不知耕作層早已變了模樣。
⑶土傳病害一年比一年嚴重。
連年種植同一種樹或具有相同病原菌的苗木,沒有科學合理規劃苗木的換茬,造成土壤病菌積累。
⑷新填土壤孔隙度大,保水保肥能力差,根系生長不良。
多年的肥沃熟化土壤被起挖帶走,新回填的土壤營養、風化不充分,是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5)半熟化土
半熟化土的典型特征就是易出現干燥、溫度變化大,土壤微生物少,腐殖質含量少,土壤肥力較低等問題。
最終苗木長勢差,易黃化、易染病蟲害,甚至有些苗木生長一段時間就出現突然死亡等現象。那么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些現象的持續發生呢?
解決方法:
(1)種植市場需求量大,易成活樹種,盡量不帶土移栽。
(2)回填熟化土或人為腐熟土。
對于需要移栽帶土球的苗木基地,我們應做好回填土的提前預留和熟化、肥化處理。(比如,從其他地方選擇一些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進行堆放預存,或者將深層土進行提前的風化,甚至可以提前攤晾并混合有機肥,一般要求一個月以上,當讓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然后再堆積起來備用。
(3)土壤無菌化處理。
于苗木栽植多年,土壤內積累了大量的病菌和繁衍了大量的地下害蟲,對于凈化土壤也是我們苗木經營者必須要進行的一件大事,不然苗木發病率和死亡率將會很高,給我們帶來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也是全國各地朋友經常用的土壤處理技術。
1、土壤消毒劑處理(1—1.5g/㎡,拌細沙均勻撒施田間,并澆水或下雨前撒施。)
2、乙蒜殺菌劑處理(1500倍液噴霧處理后,用地膜封閉3—5天后,除去地膜通風透氣一周以上即可進行扦插。
3、敵克松處理(4—6g/㎡)
4、五氯硝基苯處理(4—6g/㎡)
5、擊綠健處理(1.5—2.5g/㎡),拌沙撒施,一般應選擇下雨前或撒施后澆水。
(4)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是全營養肥,也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手段,有機肥的使用不可忽視。我們可每年的秋季與樹行平行進行深翻,并施入有機肥, 就像給果樹施肥一樣,也可根據種植模式采用其他方式施入,如放射狀施肥法、環狀溝施法等。切記,要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亦可在生長季進行有機肥的補充,一般結合淺耕進行。以改良土壤的肥力。
(5)松土透氣、控制雜草。
通過對土壤進行松土透氣,可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有利于難容養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同時除雜草,可減少水分、養分的消耗。并且,有利于地溫趨于平穩,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同時還能減少病蟲害,做到潔凈美觀。
(6)種植綠肥。
可種植綠豆、黑豆、苜蓿、紫云英、豌豆等植物??稍陂_花期翻入土壤,以增加土壤有機質。